招生专栏首页 > 入学模拟试题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入学考试模拟试题
大学语文

本试卷适用层次及专业:专科起点本科各专业 语文科目代码为:666
试卷总分:100分  考试时间:120分钟
第一页 | 第二页 | 参考答案

四、古文阅读:阅读庄子的《秋水》(节选),回答26~35题(每小题2分,共20分)

  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,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辩牛马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顺流而东行,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“野语有之曰:‘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’,我之谓也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;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,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

  北海若曰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今尔出于崖涘,观于大海,乃知尔丑,尔将可与语大理矣。天下之水,莫大于海。万川归之,不知何时止而不盈;尾闾泄之,不知何时已而不虚;春秋不变,水旱不知。此其过江河之流,不可为量数 。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,自以比形于天地,而受气于阴阳。吾在天地之间,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,方存乎见少,又奚以自多?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,不似壘空之在大泽乎?计中国之在海内,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?号物之数谓之万,人处一焉;人卒九州,谷食之所生,舟车之所通,人处一焉;此其比万物也,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?五帝之所连,三王之所争,仁人之所忧,任士之所劳,尽此矣。伯夷辞之以为名,仲尼语之以为博,此其自多也,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?”

  26. 《秋水》一文选自( )
  A.《论语》 B.《战国策》 C.《左传》 D.《庄子》

  27. 先秦诸子散文中,文学性最强的是( )
  A.《论语》 B.《孟子》 C.《韩非子》 D.《庄子》

  28. 春秋战国时期“百家争鸣”,与庄子同属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是( )
  A.孔子 B.孟子 C. 老子 D.荀子

  29. 出自《秋水》的成语有( )
  A. 望洋兴叹 B.贻笑大方 C.身体力行 D.形影相吊

  30. 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”中的“大方”是指( )
  A.不吝啬 B.自然,不拘束 C.不俗气 D.大道

  31. 下列句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( )。
  A.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。
  B.我之谓也。
  C.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
  D.此其过江河之流,不可为量数。

  32. 下列划横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( )
  A.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
  B.至于北海
  C.东面而视
  D.以为莫己若者

  33. 与“莫己若”句式相同的一组是( )
  A.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
  B.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
  C.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
  D.国人莫敢言

  34. 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  A.“秋水时至”:时,季节,这里用作状语,是“按季节”的意思。
  B.“旋其面目”:旋,掉转。
  C.“野语有之曰”:野语,粗俗的话。
  D.“不见水端”:端,尽头。

  35. 在《秋水》中,庄子用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”作喻来说明( )
  A.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
  B.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
  C.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
  D.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

五、作文:(40分)
 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,突然遭遇巨大风暴,老船长果断下令:“打开所有货舱,立刻往里面灌水!”水手们担忧:“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,这不是自找死路吗?”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。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,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,货轮渐渐地平稳了。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:“一只空木桶,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,如果装满水负重了,风是吹不倒的。船在负重的时候,是最安全的;空船时,才是最危险的时候。”

 

  人何尝不是呢!那些胸怀大志的人,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,砥砺着人生的坚稳脚步,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;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,像一个空水桶,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。

  请以“负重与人生”为话题,写一篇文章。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。